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压低蒙东、辽西、河北地区电厂发电量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1年、12年、13年EPS分别为0.74元、0.8元、0.83元。
澳大利亚的另一个煤炭主产地昆士兰州与其情形大致相同。环境成本越来越高,人为因素及不确定性强,企业实际需要支出的环保成本很难预测。
张涛预测,从现在到2030年,世界对动力煤和冶金煤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因贸然而投资失败,铩羽而归,都可谓是前车之鉴。并购交易无法实现最初设定的并购目标主要是因为企业通常将工作重点放在交易谈判与交易完成阶段,忽视对整个并购交易进程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据毕马威发布的数据,全球大型钢铁企业对煤炭企业的收购交易数量从2009年的29宗增加到2010年的55宗,发电企业则从2009年的11宗增加到2010年的20宗。一个项目未必自己单独做下来,做不下来的要请别的企业帮忙。
中国企业最好不要把带劳工过去工作作为去澳大利亚投资的相应条件。在他的经验中,最着重强调的,是可续的情谊。因此,对煤炭需求的预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煤炭需求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
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因此,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城乡分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品种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影响煤炭需求的重要因素。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经济(工业)结构与煤炭需求。决定煤炭成本的长期因素是煤炭储量和可开采条件,我国煤炭虽然储量相对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
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为煤炭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在世界越来越重视石油安全的情况下,石油供给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而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形成对煤炭的外部需求,也直接决定了对煤炭的消费。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可能导致煤炭供给大幅度增加和煤炭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煤炭成本,使煤炭使用更加普遍。
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保增长仍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决定了对能源和资源仍将保持旺盛的需求。从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量也大幅度增长,煤炭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说明在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GDP是引导煤炭需求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则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41%左右,但仍未超过第二产业的份额。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城乡分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品种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影响煤炭需求的重要因素。
从行业结构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将继续延续重化工业发展的态势。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为煤炭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可以说,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驱动力。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也将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显著下降,到2015年将下降到9%以下。
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5%的乡镇和个体小型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15%~20%。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制造业仍占主要份额,但十二五期间同近年来相比,并没有表现出进一步的提升。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煤炭作为资源性产业,其生产经营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包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资源浪费成本等,煤炭生产所需的各种原辅材料价格也增加了煤炭的生产成本。从总体上看,影响煤炭消费的因素虽然有很多,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炭的需求因素。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需求增长导致能源价格不断升高,世界对化石能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可能导致煤炭供给大幅度增加和煤炭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煤炭成本,使煤炭使用更加普遍。
因此,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世界各国重视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新能源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但是,目前,我国用于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科技投入总量偏低,各级政府对于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仍以引导为主,虽然目前已将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列入国家863、973等科技计划,但对煤炭工业的科技总量投入还相对较低。可以预计,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保增长仍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决定了对能源和资源仍将保持旺盛的需求。技术进步因素和国际因素则构成了煤炭消费的综合影响因素,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煤炭的消费形成影响。煤炭需求的预测影响煤炭需求的以上各种因素,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煤炭需求并在煤炭消费上反映出来。而依赖化石燃料的另一个后果是,过度排放对环境和气候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国际因素比较复杂,既可能导致世界煤炭消费的地域结构发生变化,也可能由于煤炭消费的外部成本上升而导致煤炭消费的减少。可替代能源的冲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油气和煤炭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而煤炭成本以及可替代能源的发展状况,则直接构成了对煤炭消费的供给因素,也决定了煤炭最终消费的可能边界。--经济(工业)结构与煤炭需求。
第二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总体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到2015年将达到49.6%。因此,对煤炭需求的预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煤炭需求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
同时,我国煤炭资源浪费惊人,目前,我国国有大型煤矿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5%,矿井回采率平均只有45%左右。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在世界越来越重视石油安全的情况下,石油供给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而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可替代能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其它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可能导致煤炭需求大幅度下降,如节能减排技术的普遍应用,会导致煤炭消费减少。
由此可以看出,一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是影响煤炭需求的最主要因素,而煤炭供给则决定了煤炭的最终消费量。根据《新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达到15%,将对煤炭需求产生长期的影响。
影响煤炭发展的因素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我国不仅面临着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艰巨任务,还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
决定煤炭成本的长期因素是煤炭储量和可开采条件,我国煤炭虽然储量相对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形成对煤炭的外部需求,也直接决定了对煤炭的消费。
本文由借花献佛网发布,不代表借花献佛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jwt4d.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dvh/702.html